汽车驾驶实训总结范文

2023-11-18 11:23: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汽车驾驶实训总结范文汽车驾驶培训是帮助受训者直接感受驾驶技术、学习驾驶技术的一种实训教学课程。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加强受训者职业技能培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体化教学是在教学改革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汽车驾驶培训教学效率。以下对汽车驾驶培训一体化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高参考。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汽车驾驶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状况关注不高;而许多实操教师又只注重实操教学,对于受训者的实际理论知识状况关注较少,这也直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操脱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1]。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首先需加强对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在教师中开展一体化教学内容研讨,促进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为受训者提供一体化教学环境,促进受训者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一体化教学是保证受训者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一体化教学,受训者能更加了解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之间的联系,促进受训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操训练中,提升实操能力。因此,相关驾驶培训学校需加强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视,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相关内容的投入,不断加强实训场所的建立,不断推进驾驶培训学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一体化教学时,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要求更高。一体化教学教师需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相结合,将实理结合,成为综合性教师。因此,驾驶培训学校在提高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时、理解时,还需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理论教师进行实操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际操作技能、经验等的提高;对于传统的实操教师,多数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充分,但其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缺乏,为了提高实操教师的理论知识,可组织实操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进驾驶培训学校教师向实理兼具方向发展,保证实际教学效果。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某汽车培训中心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运用一体化教学策略,总结出适应该汽车培训中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得该培训中心的教学培训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该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将实物车辆教学与汽车构造理论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汽车构造理论是理论教学中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且其对受训者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要求较高,学习不认真极易导致受训者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2]。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该汽车培训中心每年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员的素质也存在差异,直接引起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培训中心教学时间有限,许多学员难以在教学活动中理解汽车构造,使得教学效果受限。因此,该汽车培训中心将实物车辆与车构造理论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以实物车辆为主体,根据学员汽车构造知识掌握状况进行针对性汽车构造讲解,在实物车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使得学员对实际车辆构造状况更加了解,为后期实操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

  在传统实操训练中,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常需听从教师的指导,常被告知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传统实操培训方式使得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常出现难以理解实操内容,难以掌握实操技术的状况,因而导致培训时间过长、学员的实操技术不高等状况的发生[3]。该汽车培训中心在面对上述问题时,将实际操作培训教学与车辆常识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实操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指导学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相关车辆常识,提高学员的认识。如,在进行起步学习时,实操教师会讲解离合器半联动操作的相关原理,从而促进学员平稳起步,在换挡操作时,教师可向学员讲解变速箱齿轮传动的相关原理,从而促进学员有效控制车辆速度,提高换挡学习效果。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考试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驾驶培训内容常针对考试项目进行训练,使得学员仅能在培训中学到考试相关内容,对于其他不在考试范围内的操作技能了解不够,导致许多学员学习结束后仍然难以独立驾驶,道路驾驶技能欠缺。不仅影响了培训中心的教学效果,也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难以保障[4]。该驾驶培训学校根据上述状况,将道路驾驶与考试项目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如在学习侧方停车时,教师会教授学员将选择点进行分点处理,车边线当做车身位,头灯、尾灯等分别选取合适的选择点代替,从而促进学员学会代换,提高学员操作感觉,在入库练习时,也可将在这种代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提高学员的回转练习效果。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汽车驾驶训练的必然发展趋势,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还需要许多条件作为推力。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需不断提高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不断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投入,提高教师教学综合水平,从而为学员提供良好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根据驾驶培训学校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改革,不断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

  [1]董慧,刘卫平.试论汽车驾驶培训中的一体化教学[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27(2):92-93.

  本人根据多年来企业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和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仅供同行参考。

  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教师的培训和企业实践不足,没有专职的实训教师,几乎全为外聘教师,对设备管理和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就难以全面到位。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汽修专业一次性投入较大,由于学校资金不足,设备投入较少,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有的学校,汽修专业国家投入车多,师资力量雄厚,与丰田或大众公司合作,建立起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对小轿车修理教学到位,而对大型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修理没有教学,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而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企业对汽修学生的技术水平不会要求太高,但要求基本功扎实,要求某一项技能熟练,而现在学校的毕业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企业实践和社会调查结合我国技能人才等级标准,本人将汽修专业的项目安排如下。

  学习任务:(1)汽车清洗。企业社会对应岗位:汽车洗饰店洗车工。(2)汽车轮胎修理。企业社会对应岗位:轮胎专卖店和4S店机修工。(3)汽车保养和二级维护。企业社会对应岗位:各汽车专业4S店售后服务岗位。(4)汽车驾驶模拟训练。企业社会对应岗位:汽车驾驶员。

  学习任务:(1)油底壳和机油泵的修理。(2)缸盖的修理。(3)曲柄连杆机构的修理。(4)缸体的检查、修理。(5)发动机组装及其在车体上的拆装。(6)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修理。企业社会对应岗位:汽车4S店和汽车修理厂机修工。

  学习任务:(1)汽车传动系的修理。(2)汽车制动系的修理。(3)汽车转向系的修理。(4)汽车行驶系的修理。

  学习任务:(1)汽车电气的组成。(2)汽车电源系统的修理。(3)汽车照明、信号、仪表的修理能力。(4)汽车辅助电器修理。(5)汽车电图的识读。(6)汽车空调系统修理。

  通过以上四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在学校已经打下一定的汽车维系基础,学校要联系多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安置学生在企业教学实习半年,并派专业老师在企业跟踪服务,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一方面巩固完善学校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企业的侧重点的不同,由跟踪老师汇总后交回学校记录存档,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课改提供依据。

  学生在企业教学实习完成后,按照企业要求和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工程机械维修、轿车维修、大型货车维修、汽车营销四个专业方向进行新学期的学习。

  学习任务:(1)液压元件的维修。(2)液压系统故障诊断。(3)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4)汽车驾驶。

  学习任务:(一)液压元件的维修。(二)汽车举升和转向液压系统维修。(三)汽车多桥转向和传动系统维修。(四)汽车驾驶。

  学习任务:(1)认识电控发动机。(2)电控发动机空气供给和排放控制系统修理。(3)汽车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和点火系统维修。(4)汽车电控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维修。(5)汽车随车自诊断系统维修。(6)汽车电控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7)汽车驾驶。

  学习任务:(1)认识汽车自动变速器。(2)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的检修。(3)辛普森式自动变速器的检修。(4)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习任务:(1)计算机打字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2)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3)汽车销售流程和营销礼仪。(4)汽车驾驶。

  以上是本人多年经验的总结,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于不影响学习的领域可同时进行,针对学习领域中学习任务可将与其有关的学习内容编制在一起进行教学,形成一体化学材,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企业需求,对学材内容不断改进,并围绕学材内容改善实训设施,提高学校课改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工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技工学校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介绍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检查维修、装配调试及故障诊断方面的内容。在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做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工作对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人从事汽车构造教学十几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 “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针对本课程各知识点的特点,我们将“气环三隙检查”、“ 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气门间隙的调整”、“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发动机水温过高”等相对独立的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实际的要求与规范来指导学生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进行分组,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会,将后续的发动机修理运用课程中的发动机拆装、运用、调整中的部分内容也自然插入,花的时间不多,却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同学从结构、原理角度进一步理解汽车的正确使用(大部分的同学取得汽车驾驶证),同时也巩固和深化了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气氛活跃、生动,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将结构原理部分的内容重点讲解,结合实物现场分解,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实训,对故障分析等难点内容可让学生结合结构原理讨论,然后由老师引导总结分析,归纳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按照各机构系统分类、分项、分步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技能的训练力度,加强技能的培训深度。严格按照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进行教学。专业课的教学应尽量进实验室,接近实物,课堂效果会更显著。将有关结构原理的内容重点讲解,先结合实物分步、分解讲述,结合实物让学生将原理吃透。对一些运动关联性较强的机构系统,如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尽量安排在实验室讲解,在老师讲完原理之后,针对实物分解,并演示其传动关系,然后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自己观察实物和传动关系理解原理,再从每一小组中抽一两位同学讲述,最后老师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使对结构原理看的比较清楚,容易理解其原理;另一方面构件的传动关系可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对结构原理的掌握比较扎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故障分析,就显得比较容易了。

  故障分析与排除部分,尽量按排在现场进行。有条件的情况下,预先设置故障,让学生自己针对故障现象,结合所学结构原理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再引导学生按照由外到内,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除故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避免了由老师在黑板上分析故障原因,讲述故障排除的方法的枯燥乏味,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了故障分析的方法。

  汽车驾驶与维修的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所以上课中,我们让学生尽量联系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机械、电子等知识,进行发动机结构原理的学习,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同学进行自学提高,有意识留下问题,促进同学进行独立思考。

  为了培养同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一开始就要求每个同学结合课程,进行一个小制作或小发明创作。有的同学进行教具解剖,将一些难以看到内部结构的发动机零部件(如液压挺杆)进行解剖,促进了同学自学及动手能力,也方便了其他同学观察学习;有的同学根据拆装过程中专用工具缺少的问题,设计出发动机气门拆装工具和活塞环安装工具,既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又应用了学过的知识,发现了不足,得到老师的指导,还为解决实验室工具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全面的就业竞争力、从业适应力,全面实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了学校各专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探索新型的技能培养模式,也成了每个职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目标。

  学校针对注册入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源,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目前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与完善,总结出适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满足企业用人需要的技能培养模式——“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三年短暂的学历教育年限内,把他们培养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符合当今生产第一线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建立生源基础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教育“接合点”,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是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组织形式、培养途径以及师资、经费和设备等着手,初步构建“基地‘加’企业”式的技能培养模式链,然后依据企业调研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基地”指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指校内、外对口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多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差、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而直接到企业上岗又满足不了生产技能要求的实际问题,探索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的有效途径,根据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把专业技能分解为基础技能与基本技能而进行分阶段培养。基础技能为掌握和运用某项专门技术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单元,如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专用设备的规范使用等等。基本技能为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完成企业某项生产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或设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等等。基础技能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基本技能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基础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巩固提高。基础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模式进行训练培养,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或模拟训练培养。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技能的条件下,再到校内外对口企业的生产岗位上,在师傅指导下通过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等训练方式,对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和基本技能进行应用、巩固和提高,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架构如图1(“品字”型结构)所示:

  从以上“结构图”可以看出,两个小“品”字沿着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链,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其相连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互相补充、不可分割。从链条的始端到链条的终端,学生完成了对职业技能的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生疏到娴熟的过程。其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这个教学环节,汽修专业学生要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机械识图技能、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和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钳工实习》、《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汽车结构认识拆装实习》。其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训车间融为一体,老师和师傅互为角色。专业课教师要具有现代企业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在实践的观摩和体验中“有的放矢”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掌握某些“概念”和“公式”。即便是一些比较适宜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知识课程,也要尽可能地通过与实践、实物、实例的结合上来学习掌握。各个基础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钳工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和仪表;能进行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规范操作。

  机械识图技能:能运用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和机具(设备)。

  学生在掌握技能基础后,就进入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环节。基本技能包括:汽车驾驶操作技能、汽车维护作业技能、汽车修理作业技能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及实习有《汽车驾驶实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二级维护实习》和《维修企业顶岗实习》。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产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所讲的“产教结合”教学,不是边生产边教学,也不是生产+教学,而是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以教为主、以产辅教的教学过程。其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生产过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学习的技能到企业能够直接用得上,达到“无缝对接”。在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即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即是学生又是学徒,教学相长,共同克难攻坚,使学生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各个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汽车维护作业技能:能按照汽车维修手册独立完成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汽车修理作业技能:能够按照汽车修理作业的相关修理、装配标准和工艺规范完成汽车零件的检测分类、总成部件检修、总成大修和竣工验收工作。

  校内实训基地再“必真”,与企业生产的环境、过程、条件、工艺对接得再一致,也赶不上企业快速发展对岗位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已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学生,还需要到企业生产岗位“真刀真枪”地体验和感悟,直接在生产岗位上真正完成对技能基础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是直接在企业生产岗位上体验,但还不能像一个企业职工那样独立担负起生产任务,还有一个对岗位生产技能边体验、边感悟、边掌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环节仍然是教学环节,或称之谓岗位生产性教学环节。也只有在这一阶段,学生才能完成在直接生产岗位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其所学技能成为生产技能。根据汽车生产岗位分为:诊断工位、机修工位、电器工位、完检工位。这一环节,各个工位的培训目标如下: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以下检查内容:第一,清洗气门积碳,清洗喷油嘴,以及更换火花塞。第二,检查空调、清洗空气滤清器;第三,检查刹车油和刹车片。第四,车轮动平衡和胎压。根据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

  机修工位:能够对车辆发动机、车身、悬架、转向等部位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正确的拆装工序,按照工人师傅的指导,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维修数据的测量与统计工作。

  电器工位:要求实践学生能够读懂汽车电气线路图,熟悉电气零部件的组织按照部位,按照电路图判断出故障点。

  完检工位:要求实践学生熟悉二级维护的所有检测项目,能够熟练完成汽车灯光、制动、动力、电气等方面的线路检测与故障诊断。全面掌握汽车电路、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

  学生初步掌握了企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还要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完成对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提高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直接顶岗进行做工,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来完成由生疏—熟练—精确的熟能生巧过程,锻炼成为一名毕业后到企业直接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技术能手。这一环节与前三个环节不同的是,前三个环节从总体上讲都属于教学环节,是在老师和师傅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而这一环节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上在师傅的总体引导下,完成对前三个环节所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过程。这一环节的岗位,称之为企业生产岗位,我们同样分成四个工位,各个工位的技能目标将按照实际生产来定,比企业实训岗位技能目标稍高。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确定车辆故障产生原因,并且能够初步估算出针对故障或损坏的部分的维修成本;同时,要编写出维修工艺卡,为下一步维修做好工艺卡片。

  机修工位:主要针对车辆发动机、车身、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等部位进行检测维修,同时,可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及油路、气路的检修与日常维护。

  电器工位:主要针对蓄电池、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电器仪表与显示系统、汽车车身电器装置、汽车空调系统等做检修与零配件的修复与更换。

  完检工位:主要针对修复过的车辆进行系统完整的检测,包括车辆外观、内部及性能方面,确定检测数据符合规定范围后,由完检负责员工签字,交付客户验收。

  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巩固提高过程,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了到企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站得稳、发展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主张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用岗位技能,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法向技能型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企业安全操作意识增强,并具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汽车驾驶员训练是军交运输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后勤保障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21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任务,为满足新装备发展对后勤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必须加强军交运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应用系统工程原理综合评判驾驶员训练工作,充分认清当前制约驾驶员训练质量的问题原因,遵循训练规律,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对军交运输训练模式机制改革,提高驾驶员训练质量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进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其次,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底层(方案层)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为深入研究制约汽车驾驶员训练质量的问题原因,以《军队军事交通运输训练规定》、《空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等法规制度为依据,组织总部、空军机关领导、学院专家教授、司机训练机构骨干等进行调研座谈,梳理总结出影响驾驶员训练质量的相关因素,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计算,生成重要度因果分析图,为加强驾驶员训练工作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领导决策:掌握军交运输专业训练法规和训练大纲及考核标准,能够从部队转型建设的大局上思考谋划业务建设,提出加强训练机构建设的决心和建议。

  教学设施:各教学设备、实习设备配套齐全完好,遵循统一建设、标准配置、精心维护、科学使用原则。

  训练场地:训练场科目设置齐全配套、科学规范,严格落实训练场使用管理规定,提高使用效益,满足训练需要。

  勤务科目:车辆保养、一般故障判断排除、上下铁路平车及捆绑加固、车场及行车勤务等科目的组织实施与训练效果。

  从重要度因果分析图可以看出,影响驾驶员训练质量的因素有四个,其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队伍素质、组训模式、训练设施、安全管理。在队伍素质方面主要解决训练班长技术能力素质问题,以及训练机构领导建设决策和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在组训模式方面主要提高司训机构基础科目训练水平,改进训练方法手段,同时也要重视综合技能提高,以及加强专业科目、勤务科目训练;在训练设施建设方面,重点要抓好训练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在安全管理方面,要突出抓好事故预防工作,确保驾驶员训练任务圆满完成。

  以空军某司机训练大队为例,我们运用重要度因果分析图对照训练工作实际,可以得出制约该大队训练工作质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教学队伍素质还不够高。部分干部和助教班长思想观念陈旧,探索适应部队需要的驾驶员新训工作研究不透;车管干部和教练队伍缺编较多,生长渠道不畅;部分助教班长操作技能差,施教经验少。

  二是组训模式手段落后。训练计划时间、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实车驾驶操作多、模拟驾驶操作少,安排基础科目训练多、部队实用科目训练少,针对性不够强;训练管理中还存在“重管轻训”现象,片面强调车辆安全而进行场地和一般道路驾驶训练多、长途重载复杂道路驾驶训练较少,致使新训学兵综合素质较弱。

  三是训练装备设施设备建设滞后。训练车辆老旧,在现有训练车辆中,基本为1997年以前出厂装备使用,教学实习器材较少,与部队装备的主流车型不匹配,新训学兵归队后必须经过“回炉”训练才能适应岗位需要;训练场功能不够完善,科目设置简易,场坪面积小,仅能有50%的训练车辆同时展开,训练道路多为非硬化路面,雨天因道路泥泞训练难以进行。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空军某司机训练大队应坚持人才为本,下大力提高干部助教队伍综合素质,创新训练模式,优化训练内容,完善保障设施,努力达到教练员素质全面过硬、新训驾驶员“当年训练、当年成才”的目标。

  在襄城县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的基础上,许昌经济管理学校(襄城县职教中心)抓住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务实拼搏,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创建于1987年,是经河南省教育厅、许昌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综合高中教育、成人教育、技术培训与人才输出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河南省县级骨干职教中心,2006年晋升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电子、电工、电力拖动一体实验室,设施精良的计算机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多媒体电教室、旅游服务培训中心和独立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设施建设,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并逐步创立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管理体制,使学校管理纳入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轨道,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师资强校,与时俱进。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对教师进行培养、指导和管理,同时启动“名师工程”,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学校拥有一支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专兼结合、开拓进取的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在167名任课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56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33.5%;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45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6.9%;具有合格学历教师157人(其中研究生1人),学历达标率为94%。教师们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教书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充电,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建校以来,这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年轻教师队伍,以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在多年办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品牌。一是创新特色办学模式。即利用普通高中招生,学生入校后,让学生前两年学习普通高中课程,第二年期末根据学生意愿,实行“分流”:有志进入大学深造的,继续在普通高中学习;愿意学习一门技术提前就业者,可到职教专业班学习,学习期满,参加高职院校对口升学考试或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二是创新分层次、阶梯式教学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等,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围绕市场办学,紧贴经济育人。学校开设的专业有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十几类,一大批学生毕业后成为机关、企业的业务骨干。这种升学有希望、毕业有出路、创业有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招生、教育、毕业三位一体,赢得了社会、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近年来,该校不断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为了联通办公和教学,该校办起了校园网,建设多媒体大厅2个、理化生实验室4个、电子电力拖动一体实习室1个、汽车驾驶实习实训维修基地3处、音美练歌绘画室4个,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

  同时该校又提出了“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结合”的理念,在人才培训上,围绕市场,对口培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彻底颠覆了条条框框的教学模式,培养出走出校门就是企业顶梁柱的人才。这种教育不但教给了学生能力,也促进了城乡、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了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先后在深圳、东莞、苏州等地建立了就业基地,不少毕业生现月收入已达3000元以上。近年来,“升学+就业”人数达100%,实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满意”。

  汽车维修专业技师,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师俱乐部资深会员,沙洲工学院汽车运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员,鉴定汽车修理工种专业考评员,曾任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汽车运用专业外聘专职教师。

  “汽车维修与保养”,从表面上看,它关联着汽车维修的知识与技术,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关联着一名维修专业人员的人生之路。在过去45年中我经历了学习再学习的逐渐成熟过程,也经历了许多不可估量的挫折、失败和磨练,最终收获成功。

  1965年我初中毕业,被军工企业举办的半工半读的四年制中专学校录取,进行机械加工与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在当时这是一种新理念专业学校。实际上,与大家现在谈论的校企合作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们学校那时具备各种软硬件,而且教师的技术很高,很多教师都是一线的高级工程师或专家,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国内一流的。在那种优越的条件下,我学习了许多关于汽修高科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加工的专业实践操作技术,成为了一名“能文能武”的优秀技术人员。四年的艰苦学习,为我后来踏上汽修之路并成为出色的技师和教师打下了基础。

  1969年我进入甘肃运输公司工作,正式进入汽修行业。一同进入这家企业的还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他们在技术上的严谨要求,让人折服。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很快掌握了汽车修理技术,特别是在诊断与检测方面。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必须是有理有据,有正确的科学数据与检测数据,才能获得客户信任,并提高满意度。这一点我足足延续了40年,在这方面我对教过的所有学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是在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影响下,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维修人员必须掌握这个专业相关的所有技能,所以我参与了维修的各个流程――修理、钣金、焊工、电工、轮胎工、管理技术人员、长途客车司助员等所有的工作内容,最终成为了一名全面手。同期我还参加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工作。记得那时我和一名18岁的年轻技术员将一辆废弃的CA10B4解放牌汽车改制加工成5吨的起重机。从设计、制图、加工到安装完成,花费了7000多元,历时4个月,得到甘肃省交通厅领导很高的评价,也正是那时的成绩,为在张家港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6年我调入江苏省张家港工作,那时我工作的公司是当地交通局的下属单位,当初单位为了多方面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了汽车运输与汽车修理。当时车辆多而杂,我们承接了几乎所有车辆与厂内的机动车辆,再加上单位领导对我的期望值很高,面对这一切,我感到压力很大。以柴油机为基础加液压机械系统,许多难题需要解决,许多新技术需要加速学习和掌握。作为一名外来人员在当地想要快速建立基础与人脉,必须在技术上独树一帜。我白天工作并了解当地及本企业的许多特点与需要,晚上在家翻阅理论书,有针对性地学习与研究,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例如,利用V型焊接修补技术解决了大量的断裂问题;利用铸铁在焊接时所发生的特殊性,以及立体几何等原理,消除在焊接时所产生的变形和内应力,从而改变了许多缸体、缸盖、叉车前桥等许多总成与零部件。此外,据我所知,中药房的许多药材有特殊用处,例如,二茶可以解决许多不明原因的渗病;硼酸粉、盐酸、锌等可以作为焊料与焊液;利用肥皂与液压来解决大型主伸油缸在装配时容易损坏活塞密封件等技术难题。我还总结了厂内机动车辆许多特性与故障的诊断,从而使单位成为当地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和检测中心。

  1985-1988年当地大量引进了CA141解放牌汽车,但由于超载、维护、保养不当,发动机要每年进行一次大修,而许多配件又跟不上,成本很高,修理上多采用老式的修理模式。于是,我从两个方面开始进行改革。一方面通过文章进行宣传,我书写了“如何利用发动机的构造特性”“如何进行旧车修理法”等文章。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动手指挥如何运用旧车修理法对发动机进行大修,特别指出改掉传统习惯,严禁动用刮刀,必须按原厂说明要求保证各配合间隙,主油道的清洗工作。利用轴、孔制、孔轴制的机械原理,经定位机械加工,一次性装配成功,不仅提高了车辆的有效动力,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当然面对的阻力也很大,但是每次遇上阻挠或者困难,我都会积极跟对方解释、沟通,确保最终完成任务。经我改进的维修工艺,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和使用期限,由原来一年一次的大修,变成了三年一次大修,为单位节约了大量成本。

  1989年国家恢复了技术工人的考核制度,我参加了苏州市首届高级工培训班,同年11月高级技术理论考试合格。1990年汽车修理工种业务七级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同年7月获得苏州市高级技术工人合格证书。那两年获得很多荣誉,培训班期间交流经验时受到大家一致肯定,但当时我还没能顺利晋升为技师。

  1991年11月14日,我被张家港市汽车行业管理所聘任为汽车修理工中级工培训班教师、职教中心教师,被劳动局技术培训技导中心聘任为汽车驾驶员、初中高培训教师,从此走上教师之路一直至2013年。走了24年的修理工种与汽车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之路,我能将修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反映到驾驶员那里,将驾驶员所反映的问题反馈给修理工。我擅长将许多复杂的理论变成简单的语言,进行通俗易懂地就地任教,并且同步现场,处理学生所提及的一些难题,我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们的喜欢。因此,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授,但大家都尊称我为“李教授”。听到那么多的人这样称呼我,我的内心时常悲喜交加。

  1995年4月6日,按国家规定的技术任职条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江苏省劳动局考核,我获得了技师合格证书,同时一起发放了技师聘任书。这本技师合格证书,对于我一个平民百姓来说,来得非常不容易,困难重重,我苦苦奋斗了五年!1996年接到苏州市劳动局晋升高级技师培训的通知,虽然我多次请求要去参加培训,但单位工作忙,有许多技术难题让我尝试去解决,使我失去了晋升高级技师的机会,至今我遗憾万分!但在这失望中我有着坚强的信念,理论与技术是不为精神支撑所局限的,要发挥张家港精神,我要为社会发挥我的能量,作出我应该的贡献,走我自己的汽修人生路。1999年12月30日,经培训考核,符合鉴定汽车修理工种专业考评员资格,我成为一名国家考评员。从此我又增加了一门专业考评的技术内容,在许多技术的标准上更有发言权。“自找压力、自我拼搏”,越是如此,越觉得肩上的负担重,迫使我去学习,钻研更多的知识理论、信息与技术。

  2001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原单位进行了转资改革。虽然单位领导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负责主管,但我考虑到单位主要注重的是装卸行业,而我要继续进一步走好我的汽修和教育之路。我拿着每月退休最低生活费,离开单位,从新的起点开始。

  1990年开始,我国大量进口并发展新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随之而来大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概念、新工艺等,急需要我们这些人去掌握,但是再好的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有效理论。那时4S店等新型产业大量进入市场,我接受了私人老板的聘用,策划设计4S店的售后修理服务工作,在短短的100天中,完成了从基础工程设计、采购、软硬件的组合、设备的安装调试,整套企业管理及经营制度与模式的制定,以及新人员的招收审核与培训。从此成立了4S店与售后服务,建立了三套维修生产流水线,其中两套是由水、气、电、油尾气自动排放等的快修流水线,另一套是免拆修理流水线,它由全套的车辆各种性能的检测加上各种新型的仪器设备与计量工具,再加上国外进口的全套产品,对车辆进行诊断免拆维修,一切以数据为准则和依据,最大地接近适合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特性。

  我们引进了好多高科技的汽保设备与仪器。同步培养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维修专业人员。在招工时我着重招收一批有灵性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画,而那些习惯于其他车型的老一代维修人员要想改变原有的维修习惯比较困难,也吸引了大量技校刚毕业的外地专业学生。当时,我对这些员工谈到,“汽车维修过去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言传身教,但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代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决定于理论基础与现代仪器设备的掌控程度,主要靠自学研究和总结。”所以当初我结合原厂质量操作流程,以及当地行业规定的参照国际实例,实行了一整套流程。我们给每位员工发放了有关资料与笔记本,要求将厂方未提供的有些技术数据在实际操作中记录并进行详细地对比,以此解决维修中的许多难题。大家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后抽出两个小时进行实训,将白天所遇到的疑问与难题提到实训班来,就地讨论学习有关资料。我亲力亲为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将这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了出色的维修人员,使企业变得生气勃勃,使员工与企业双双受益。当时我身兼数职,董事长顾问售后服务经理、维修主管、技术总监等工作都需要,虽然很辛苦,压力也大,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因为我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我在技术道路上奋斗了一生,我想以我的一切为员工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紧接着社会上普遍认为4S店的维修与保养收费偏高,所以去找没有质量保证的不正规但是廉价的小店去维修与保养车辆。对于这一切我深入地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客户付了钱,而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与服务。当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六个不同地方来的客户,选择亲自接待,对这六个客户除了按4S店正常接待外,还刻意将轮胎上取下的小石子、铁钉以及鼓式刹车尘土全部收集在盒中给客户看,将发动机上尘土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包括车内、底盘,全部服务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做起,并做彻底。整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打印出来交给客户留存,以便今后对照。最后的结算,我比别人要高出20%,但征求客户意见时,客户也反映相当满意,并不觉得收费高,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这样的高质量服务,自己的爱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也更加放心了。无偿的服务不仅质量不高也有损形象,所以我们提供有偿且高质量的服务。

  我在4S店的两年中遇到了许多以前所未遇到过的技术难题,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总结了六种逻辑分析法――修护理论:一是互换比较法;二是分离判断法;三是重叠对比法;四是最终结果法;五是模拟判断法;六是模糊分析法。原厂所有设定的初始化程序起的作用很大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关键时利用它在重新整理程序的同时破解出特定的防盗系统,使车辆恢复正常。当时我感到自己还需要补充更多的知识,但需要环境与时间,所以我果断地辞去所有职务。

  我于2002-2004年任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汽车运用专业外聘专职教师,2004-2008年被沙洲工学院汽车运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电工程学)聘为会员,并担任理论与实践操作教师,还负责为学校采购实验室的设备。

  在大学任职的七年中我担任了许多专业课程的任教,例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测、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底盘及其诊断维修等。在任教的同时也大量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因为这些教科书大部分是从美国TDC公司出版的汽车维修技术丛书编译而来。相比之下,这些书与当下实践比较接近,因此我成为了适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优秀技师。

  2004年6月21日,经申报我被聘请为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俱乐部资深会员(CASE)。2004年12月30日,经劳动局申报荣获“苏州市有突出贡献技师”荣誉称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发放证书)。在此基础上,我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将现代汽车上的最新科学技术结合具体的教材和实践,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论点去指导学生,受到好评。为此我积极学习,钻研了现代汽车的许多内容与实践中发生的故障,帮助学生和企业解决了许多疑难故障及操作上存在的习惯问题。

  时常看到学生们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我感到很欣慰,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有什么,我将我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张家港市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这也是我人生的一种乐趣!从事机械与维修行业近45年,钻研了多门技术知识与技能,又能将各门知识灵活地结合起来,科学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技术难题,又以简单的总结语言回到实践中来,这是我成功的一面。在我做“草根教授”的25年中,我培训和指导大批汽车驾驶员与汽车修理工等达十余期,数量达几干人次,其中,技师级学员有几百人次。面对以上的成果,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实践的工作中能不断创新,不断地自我学习充实。二是必须做到一个技术工作者所应该尽到的职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培养目标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既是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教研工作的挑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针对市场需要,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师科研、创新意识已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1.1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理论知识是胜任本职工作的文化科学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基础。

  1.2专业技术知识,包括职业技能知识和同类技术的安装、使用、维修及管理知识,它是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是向专业化专门人才发展的前提。

  1.3相关知识,包括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营销和公共礼仪知识等。相关知识是适应岗位及变化所必备的知识储蓄。

  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知识三位一体是中专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只做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精通,相关知识宽厚,才能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专业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听说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

  中职学校必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2.1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学校领导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教师第一”,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工作者,是学校管理者队伍中的重要角色,理应强化这种意识,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发展创设和谐的环境。

  2.2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人们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强大心理力量。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管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2.3当然,教学管理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必须以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常规为前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3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要创新机制,以技能为先导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方面,我认为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工作主要有:

  实现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良好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内容和方法。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通过专业技能和特长完成学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层。

  3.2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从中专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情况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学科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的知识的科技含量,突出实验与实训技能培养。

  3.3实行分层次教学。近年来受“普高热”的冲击,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可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大体可分为:①升入高一层次学校继续深造的,②获得中等职业相关专业职业能力的,③学会、掌握一二种岗位操作技能的 。教学活动分层次展开,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3.4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纵观我校毕业生岗位工作情况,值得欣慰的是,我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这证明我们的公共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但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几种能力。

  (1)外语、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这些技能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的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动手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强化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把专业技能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3)敬业精神、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因此,我们要顺利市场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经验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教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教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教育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用心去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指导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从而带动整个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

  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和技能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下面是我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一些做法。

  青年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生力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我校教学部专门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理论上进行“传帮带”。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优质课等观摩教学,对青年教师和新任课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校长等随堂听课,给予直接的、经常性的业务指导。提出学期目标要求并按计划进行全方面的考核评比。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使其尽快适应中专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要求。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业务培养和教学基本功德训练,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规范的要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各级各类科研活动,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教学部每学年组组织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评比、优质课评比,教师计算机应用的培训、硬笔书法比赛等,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

  教学素质的提高,还必须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的提升,因此我校规定每双周三下午为教研室集中业务学习活动时间,将平时自学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业务学习交流,得到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的提高,更好的适应教学需要。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工作需要总结提升。从2000年至今,连续七年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会。全体教职员工参加撰写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内容的论文,涉及教育行政、教学、教科研、图书馆、后勤保障、实验室及班主任等多个方面。对我校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开展“校本教材研发”是新时期中专生教学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我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编写了第一期校本教材18本,目前二期专业校本教材的研发正在进行中,已完成电子电器专业的校本教材两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校本教材两本,使用效果良好。

  通过以上教科研活动使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并在省市级的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每学期发放《教师工作手册》,将教师的教学、教科研、岗位职责履行、学校培训等情况详实记录并由教研室、教学部签字后存档。

  教学评估上,我们主要依据《教师工作手册》采用量化评估考核法,对教学人员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由教学部认真组织每学期的评教评学活动,在充分了解情况,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全面量化考评,计算出成绩来,并以此为主要依据,作为其评优晋级的依据。

  抓教学管理不放松,并使之规范化、正常化。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校已形成“扎实严谨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刻苦”的良好学风。

  我校加大订阅教育报刊和购置图书资料的力度,加大订购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的力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的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环境,促进教师学习习惯的形成。

搜索